商務部:統計顯示已超2000家返利網站非法集資 |
|||
|
|
|||
發布時間:2012-12-28 9:01:17 |
|||
51返利網和51比購網這兩家域名相似、業務撞車的網站,因一條“非法和山寨返利網站網絡通緝令”而撕破臉,最終對簿公堂。日前,法院終審裁定前者侵權并要求道歉。
事實上,這起被稱為返利行業“侵權第一案”的官司,牽扯出的或許只是業內競爭亂象的冰山一角。在崛起過程中,許多返利網站已逐漸演變為披著電商外衣的非法集資和傳銷平臺。商務部日前明確點出了返利網站非法集資問題,稱據統計目前這樣的網站已超過2000家。 兩家返利網站互斥“山寨” 比價購物返利行業“侵權第一案”于2012年12月12日由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終審判決,上海畢佳數據系統有限公司 (51比購網)勝訴,上海中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返利網),在其官網首頁和其官方微博上公開發表致歉聲明。 上述兩家之間的矛盾從去年底就已爆發。當時51返利網發表官方聲明,稱北京、上海等地消費者連續接到非法山寨返利網站誘導注冊信息,很多會員被騙注冊并消費后卻拿不到返利,將矛頭指向了51比購網。在其發布的一條 《非法和山寨返利網站網絡通緝令》中,51比購網亦高居榜首。而后者也迅速回應,反稱對方顛倒黑白。 由于域名接近,兩家之間的互掐一度讓業內人士感到一頭霧水。“各種返利網站一夜之間如同過江之鯽,少說有上千家,何來本尊和山寨一說? ”IT評論人士蘇哲向記者表示,51返利對外名稱為 “返利網”,實際域名是51fanli.com,fanli.com又是另一家返利網站;51比購對外名稱為 “比購網”,實際域名是51bi.com,bigou.com由他人持有。 “如果要憑域名來排資歷,那兩家都差不多,相煎何太急? ” 強圈沉淀資金被指潛規則 返利行業的競爭亂象,口水戰或許只是冰山一角。記者從業內了解到,不少返利網站出于種種原因,在提現規則中設下眾多限制,人為給提現金額設立苛刻門檻,消費者幾乎不可能將獲得的返利金額全部取出,而這一部分沉淀資金的去向則引發猜疑。 用戶費小姐就為此感到煩心,此前她通過某返利網站去1號店、夢芭莎等電商網站消費2000多元,按規則獲得30多元的返利。但她想提現時卻被客服告知,首次提現10元可以,但是往后提現需要是整50元或者是50元的倍數才可以提現。“這意味著,我辛苦獲得的返利金仍有20多元無法提現,被網站變相扣押。 ”她不滿地說。 記者隨機嘗試發現,幾乎每一家返利網站的規則都有所不同,比如51比購的提現門檻為1元,QQ返利直接兌換為Q幣,但也有很多網站遭到了消費者的吐槽。返還網的在線客服便表示,其新會員在第一次獲得超過10元返現時可申請提現5元,之后每次申請提現也都需要是50的倍數。就算拿到99元返現,能取出的也只有50元。 “這些被提現門檻圈住的沉淀資金,都跑哪去了?”有業內人士認為,用戶對返現網站的忠誠度較低,很多交易都是一錘子買賣,這部分被扣押的金額便有非法集資之嫌。“預付卡曾面臨同樣的問題,目前央行已對沉淀資金有明確規定。但在返現行業,這還是片政策空白。 ” 非法集資遭商務部點名 在返利網站 “粗暴擴張”的過程中,消費者所詬病的不止是提現門檻,一些“發展下線”式的返現規則也令人感到不悅。 針對不少網站打出的 “邀請好友即得返利”的宣傳語,記者仔細研究后發現,這些返利往往都并非一次性打入賬戶,而是與被邀請人的消費掛鉤,分批次、有條件地打入邀請人賬戶。在某返利網站,當邀請的好友購物返利分別達到10元、30元、100元時,30元的返利才會分批進入邀請人賬戶。而返利金額要達到該標準,被邀請者至少要狂買1000元以上的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爆發的不少負面風波中,許多返利網站已逐漸演變為披著電商外衣的非法集資和傳銷平臺,諸如“返本壹佰”、“萬家購物”這類主導“消費返利”模式的網站接二連三地震,“太平洋直購網”、“百分百返利網”等已崩盤的網站也屢現丑聞。 前不久,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已明確指出了國內不少返利網站非法集資的問題,據統計,目前這樣的網站超過2000家。業界則呼吁,盡早出臺針對返利網站的統一監管辦法。 |
|||